来源:亚美地地坪 发布日期:2018-08-29 关注:397

一、地下车库停车数的要求、平面形式、层数确定
(一)、地下车库停车数的要求
●规范依据
项目的地下停车位数量应根据各地方停车位配建标准进行配建。按拟开发项目的住宅、商业、配套等建筑面积分别进行停车位数计算,然后求其总和得到项目停车位数量。以下例举几个地区停车位配建标准供参考。
表:重庆市停车位配建标准表
a)住宅建筑应当在室内配建停车位,室外停车位不计入住宅建筑的配建指标。商业、办公、医院、旅馆、文化艺术馆建筑室外停车位数量应当为其配建停车位数量的 10%—30%。
b)(机械式停车位)特大城市中心区、大城市中心区的建设项目设置机械式停车位的,其停车位数量均计入配建指标。特大城市中心区、大城市中心区范围外的建设项目设置机械式停车位的,其停车位数量按照普通车道式停车位计算。
a)露天停车场的占地面积,小型汽车按每车位25平方米计算,自行车按每车位1.2平方米计算。停车库的建筑面积,小型汽车按每车位 40 平方米计算,自行车按每车位 1.8 平方米计算。
b)旅馆中的一类指《旅游旅馆设计暂行标准》规定的一级旅游旅馆,二类指该标准规定的二、三级旅游旅馆,三类指该标准规定的四级旅游旅馆。
c)餐饮中的一类指特级饭庄,二类指一级饭庄。
d)商场中的一类指建筑面积 10000 平方米以上的商场,二类指建筑面积不足 10000 平方米的的商场。
e)体育场馆中的一类指 15000 座位以上的体育场或 3000 座位以上的体育馆,二类指不足15000 座位的体育场或不足 3000座位的体育馆。
f)多功能的综合性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车场车位按各单位标准总和 80%计算。
② 居住区配套停车位要求
●常见问题:
1) 设计停车位数量较规范要求偏多,造成项目成本增加;
2) 可计入指标的地上停车位数量未做够导致地下停车位数增多,造成项目成本增加;
3) 机械式停车位和微型车位的指标计算不准确,造成车位数量指标计算错误。
●设计指引:
1) 进行地下车库设计时严格控制地下车库规模及面积,只要满足报批和功能要求即可。车位配比根据项目所处的地域、成本控制以及楼盘定位和目标客户群制定。建议经济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做到 1.0 辆/户以上,相对欠发达地区做到 0.7 辆/户以上。同时需在周边商业用房部位合理设置必要的商业用停车位。
2) 地上停车位指标在满足绿地率等要求的条件下尽量用足以较少地下车位数量。
3) 某些品质较高的项目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适当提高停车位配比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4) 各地停车位计算一般以小型车为标准,计算车位时应注意各地方相应规定。
5) 停车位数确定后方可确认车库的设计等级和防火分类,以便进行下一步的车库设计。
(二)、地下车库平面位置、外形轮廓
●常见问题:
1) 车库在项目中位置设置不合理,造成后期使用不便;
2) 车库平面异型不方正,平面锐角多,不利于停车的空间较多,造成停车效率偏低;
3) 车库外挡墙曲折,挡墙偏长,成本提高;
●设计指引:
1) 规划总体设计时应将地上住宅楼的布局与地下车库的设置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原则上在中庭大的地块布置地下车库时,优先选择独立地下室;在地形狭长或地上住宅楼均布的规划项目中布置地下车库时宜选择整体地下室。
2) 住宅地库设计可优先考虑开敞地库的设置,其次设置为半地库,再次为全地库设置。尽量避免设计为多层地库,尽量减少因满足抗浮、地下室排水、通风等要求而增加的地下室结构造价以及增加土方与边坡费用。应尽可能形成集中的,规整的地下停车空间,以提高相同面积下的停车数量。
3) 外形轮廓设计:
轮廓线应简洁,避免出现多段折线,造成外墙增多;
轮廓线应紧凑,避免出现多余空间,造成无效面积;
轮廓线应方正,避免出现锐角弧线,造成布车障碍。
4) 地下车库位置应根据地形充分考虑埋深,顶板覆土厚度应结合园林景观规划,设备
管网布置等综合因素确定;总平面设计时尽量减少消防车道和扑救面的面积,有利于减
少地下车库顶板荷载,节约结构成本。若消防车道如必须在地下车库顶板通过时,应考
虑设置在两个柱子的中间(只占用一跨)。
【责任编辑】:亚美地地坪
版权所有:http://www.cqymd88.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